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二维码
目录列表
2024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5-10
目次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0. 
摘要 ( 67 )   PDF(532KB) ( 216 )   PDF(mobile)(532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闭合性骨折相关的软组织损伤:分类和治疗
贾会扬 张桁 柳林 郭家良 陈伟 张英泽 侯志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37-34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1
摘要 ( 168 )   PDF(1072KB) ( 230 )   PDF(mobile)(1072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风险管理
赵星 陈靖宜 赵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41-34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2
摘要 ( 133 )   PDF(974KB) ( 118 )   PDF(mobile)(973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骨内侧髁骨瓣在骨不连中的应用
孙志博 吴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44-34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3
摘要 ( 133 )   PDF(962KB) ( 164 )   PDF(mobile)(961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经皮单通道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包贝西 闫辉 邱道静 程晓康 伍宇轩 许春阳 唐家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46-34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4
摘要 ( 154 )   PDF(727KB) ( 215 )   PDF(mobile)(726KB) ( 4 )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PELD组51例,行PELD治疗;UBED组51例,行UB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手术疗效,记录两组硬膜撕裂、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为(6.62±1.11)次,多于UBED组的(3.24±0.72)次,PELD组术中出血量为(21.56±4.79)ml,少于UBED组的(38.59±7.82)ml(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的各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UBED组均有较高手术优良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0.999)。结论 PELD与UBED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后者术中透视次数较少,受到的辐射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分析
朱潼洲 孙强 邵倩 王倩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50-35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5
摘要 ( 130 )   PDF(742KB) ( 22 )   PDF(mobile)(741KB) ( 4 )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行关节镜下MIPPO术治疗185例病人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研究,按照术后1年关节僵硬发生情况分为无关节僵硬组(157例)、关节僵硬组(28例)。收集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为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MIPPO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指标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糖尿病、职业为工人、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高能量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合并异位骨化、合并伸膝装置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指标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术后镇痛、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规范康复训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异位骨化、合并伸膝装置损伤、未规范康复训练均是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MIPPO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异位骨化、合并伸膝装置损伤、未规范康复训练均是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MIPPO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临床针对上述因素病人需加强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构建分析
谭成龙 赵庆国 孙思炜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55-35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7
摘要 ( 125 )   PDF(915KB) ( 19 )   PDF(mobile)(914KB) ( 4 )  
目的 探讨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与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闭合性骨折病人218例,按照是否发生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分成并发症组(43例)与非并发症组(17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结果 两组性别、高血压病史、抗生素应用时间、植骨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是否放置引流管、术中有无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手术时间、骨折类型、切口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未放置引流管、术中未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手术时间≥1.5小时、切口类型“传统L形”是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预测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805~0.943)。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6.158,P=0.291。结论 有吸烟史、未放置引流管、术中未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手术时间≥1.5小时、切口类型为传统L形均是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个体化预测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Y成形术联合腓肠肌腱膜转位修复Myerson 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分析
袁彪 万谦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59-36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8
摘要 ( 136 )   PDF(874KB) ( 113 )   PDF(mobile)(873KB) ( 2 )  
目的 探讨V-Y成形术联合腓肠肌腱膜转位修复Myerson 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及对跟腱功能和踝关节恢复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Myerson 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人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V-Y成形术联合腓肠肌腱膜转位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V-Y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 Arner-Lindholm 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跟腱功能[采用跟腱断裂评分(ATRS)评价],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进行评价],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85.37%,高于对照组病人的6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跟腱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跟腱功能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3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Y成形术联合腓肠肌腱膜转位修复能够提高Myerson 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人的临床疗效,改善跟腱功能以及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张成 张正阳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64-36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0
摘要 ( 154 )   PDF(894KB) ( 123 )   PDF(mobile)(893KB) ( 3 )  
目的 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病人97例,其中42例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钢板组),55例实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桥接组),随访至少12个月。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资料、随访资料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钢板组和桥接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5.37±19.31)分钟和(77.83±15.32)分钟,术中出血分别为(425.37±47.56)ml和(398.72±43.29)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3.42±19.87)ml和(106.39±14.20)ml,住院时间分别为(19.31±4.26)天和(16.2 4±3.7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桥接组和钢板组的髋关节ROM分别为(132.31±15.47)°和(125.35±17.11)°、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139.68±16.69)°和(131.49±1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42±0.87)个月和(6.28±1.07)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3.49±9.31)分和(77.57±6.39)分,HSS评分分别为(85.35±6.90)分和(80.32±7.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锁定加压钢板,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创伤更小,骨折愈合更快,术后功能更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辅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
张成绩 王海虎 倪进荣 张群虎 邓杰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68-37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1
摘要 ( 128 )   PDF(858KB) ( 14 )   PDF(mobile)(857KB) ( 3 )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辅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综合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辅助玻璃酸钠注射组(B组),每组各42例。A组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B组在A组的基础上辅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3个月后,B组拆线后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B组术后第1、4周膝关节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7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7天白细胞介素(IL)-6、外周血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7天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TAC)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辅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伤指数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
王福荣 郝富永 胡春江 张海矿 孔翔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73-37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3
摘要 ( 121 )   PDF(447KB) ( 139 )   PDF(mobile)(446KB) ( 5 )  
目的 探讨创伤指数(TI)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182例,依据术后1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测定TI评分、CAR值。明确病人术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观察TI评分、CAR值对病人术后死亡的预测效力。结果 1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24例(13.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基础疾病数量、TI评分、CAR值为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伤前生活自理能力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TI评分、CAR值均对病人术后死亡具有一定预测效力,两者联合预测时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905,预测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4.94%。结论 TI评分、CAR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预后预测效能良好,可作为评估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建平 吴日乐 包金岗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77-38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4
摘要 ( 126 )   PDF(856KB) ( 13 )   PDF(mobile)(855KB) ( 1 )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病人92例,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颞部入路治疗,内镜治疗组46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肿清除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60天短期预后以及并发症。结果 内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3.16±13.59)ml、手术时间为(84.59±13.22)分钟、血肿清除率为(96.87±1.60)%,对照组分别为(89.26±13.65)ml、(113.26±23.60)分钟、(94.7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IHSS、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镜治疗组NIHSS为(18.71±2.31)分、CSS(10.19±2.46)分、ADL(63.58±6.66)分,对照组分别为(23.16±2.15)分、(15.21±2.31)分和(59.97±6.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预后优良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内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1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尚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组织FOXP1、CHI3L1表达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张海静 牛三强 白宝琴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81-38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5
摘要 ( 84 )   PDF(1031KB) ( 19 )   PDF(mobile)(1030KB) ( 4 )  
目的 探索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癌组织叉头框转录因子P1(FOXP1)、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256例DTC病人,收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癌旁组织>3cm),检测其FOXP1、CHI3L1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FOXP1、CHI3L1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以COX回归模型分析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DTC病人癌组织FOXP1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CHI3L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DTC癌组织FOXP1、CHI3L1表达水平均与病灶数目、肿瘤直径、T分期、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分化程度有关(P<0.05)。DTC病人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73%,FOXP1阳性表达病人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阴性表达病人(P<0.05),CHI3L1阳性表达病人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阴性表达病人(P<0.001)。肿瘤直径>2cm、T3~T4分期、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低分化、癌组织CHI3L1阳性表达均是DT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TC病人癌组织FOXP1表达下调,CHI3L1表达上调,二者均与DTC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显著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肝癌分期Ⅲa期巨大肝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宏伟 程琪 廖威 张凯悦 王豪 梅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86-39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7
摘要 ( 102 )   PDF(1111KB) ( 228 )   PDF(mobile)(1110KB) ( 6 )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对预防CNLC Ⅲa期巨大肝癌早期复发的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22年6月本中心行手术治疗的CNLC Ⅲa期巨大肝癌病人48例,按是否采用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对照组28例,术后不行辅助免疫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R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验组中位RFS 6.8个月,与对照组 2.8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位OS 17.2个月,与对照组7.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2年RFS分别为35.0%、25.0%,与对照组比较(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年、2年OS实验组为65.0%、30.0%,与对照组的42.9%、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U/L、多个肿瘤、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是RF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术中输血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术后辅助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CNLC Ⅲa期巨大肝癌病人复发风险,延长病人的RFS和OS。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的效果比较
汤世军 陈志永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92-39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9
摘要 ( 106 )   PDF(359KB) ( 14 )   PDF(mobile)(358KB) ( 5 )  
目的 探索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术后采用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45例,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肝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比较结石残留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石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元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7天的TBil、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更能够缩短取石时间,减轻对肝损害,提高生存质量,加速病情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管外引流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梁宇航 龚仕成 李世嘉 左骁 霍成龙 邓岩 张学文 王帅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96-39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0
摘要 ( 98 )   PDF(1111KB) ( 161 )   PDF(mobile)(1110KB) ( 1 )  
目的 探讨胰管外引流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施行胰管外引流术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13例。观察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胰管外引流术在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结果 13例病人均成功施行腔镜手术并顺利出院,无B级及以上胰瘘和腹腔出血,术后生化漏发生率为15.38%(2/13),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8.5)天,无术后30天内再手术和死亡。结论 胰管外引流术能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胰瘘、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早期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低体量中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微小RNA-325-3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表达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唐佳艳 毛甜甜 张敏 钟莹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01-40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2
摘要 ( 73 )   PDF(1042KB) ( 80 )   PDF(mobile)(1041KB) ( 1 )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血清微小RNA-325-3p(miR-325-3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表达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265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100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70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95例);同期2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A组,260例慢性胰腺炎病人为对照B组。根据重症病人入院28天的生存情况,将病人分为生存组(68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各组病人miR-325-3p和FGF10水平。分析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miR-325-3p、FGF10水平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以及miR-325-3p与FGF10的相关性;对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25-3p、FGF10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A、B组相比,轻症、中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组病人血清miR-325-3p水平依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10水平依次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miR-325-3p与FGF10水平、APACHE Ⅱ评分均呈负相关(APACHE Ⅱ:r=-0.664,P<0.05;FGF10:r=-0.687,P<0.05)。FGF10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676,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身体质量指数(BMI)、APACHE Ⅱ评分、FGF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iR-325-3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APACHE Ⅱ评分、FGF10是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miR-325-3p是影响重症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miR-325-3p、FGF10联合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2,均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miR-325-3P=1.984,P=0.047;Z二者联合-FGF10=2.219,P=0.027)。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miR-325-3p水平降低,FGF10水平升高,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谢华辉 沈明 张仁浩 牛天峰 罗靖 李明堃 何文涛 熊健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06-41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3
摘要 ( 135 )   PDF(1047KB) ( 61 )   PDF(mobile)(1046KB) ( 12 )  
目的 探讨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79例,根据悬吊方法不同分为A组(26例)、B组(26例)和C组(27例)三组。A组采用肝粘贴悬吊法,B组采用W型悬吊肝左叶法,C组采用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三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7天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B组肝悬吊时间[(16.23±2.52) 分钟]和手术时间[(318.48±30.62)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同时也大于C组的(12.43±1.56)分钟和(270.81±25.77)分钟,C组肝悬吊时间[(12.43±1.56 )分钟]和手术时间[(270.81±25.77)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B组出血量[(224.51±20.27)ml]和术中输血例数(5例)、C组出血量[(223.54±21.87)ml]和术中输血例数(7例)低于A组出血量[(324.54±30.51)ml]和术中输血例数(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27.52±3.62)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25.75±3.95) U/L,白蛋白(ALB)为(31.65±3.18) g/L,C组分别为(26.54±3.73) U/L、(26.34±3.82) U/L和(32.06±3.09) g/L,均较术前升高,且B、C组术后血清ALT、AST、ALB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肝脏裂伤发生率(11.54%)、出血发生率(7.69%)较高,B组术中壁腹膜出血发生率(11.54%)较高,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粘贴悬吊法操作简单、省时,但不适用于左肝肥厚者,术后脱胶可能引起肝表面撕裂出血;W型悬吊效果良好,耗时稍长,适用于肥胖、肝左叶肥大病人;V型加纱布悬吊效果适中,耗时适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在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
王惠君 乔莉娜 金鲜珍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11-41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4
摘要 ( 119 )   PDF(1369KB) ( 70 )   PDF(mobile)(1368KB) ( 2 )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在早期胃癌(GC)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GC病人90例(GC组)、癌前病变病人外周血样本89例(Pre组),同期纳入4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NC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的诊断价值。通过内镜检查随访Pre组病人疾病进展情况。基于circBase和RegRNA 2.0靶点预测软件获得hsa_circ_0008035潜在的microRNA(miRNA)靶点。结果 与NC组比较,GC组和Pre组病人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中GC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诊断GC及Pre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提高,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在区分早期GC和Pre病人时的AUC为0.68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6.35%和83.31%。Pre组病人中位随访5.3年,21例病人发生疾病进展,这部分病人诊断为疾病进展时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较基线值显著上调(P<0.001),基线时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也较未发生疾病进展的病人普遍上调(P=0.005)。对于GC组病人,中晚期GC(TNM分期Ⅲ~Ⅳ期)病人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高于早期GC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_circ_0008035靶通路预测结果显示,hsa_circ_0008035含有hsa-miR-599、hsa-miR-17-3p、hsa-miR-1256和hsa-miR-375种子序列及相关的常见下游靶点。结论 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在早期GC及癌前病变病人中普遍上调,对早期GC、胃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疾病进展的评估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叉头框蛋白M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林勇 赵占学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17-42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5
摘要 ( 77 )   PDF(1080KB) ( 10 )   PDF(mobile)(1079KB) ( 1 )  
目的 分析叉头框蛋白M1(FOXM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 (PD-L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24例;FOXM1和PD-L1 mRNA表达采用qRT-PCR检测;FOXM1和PD-L1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OXM1和PD-L1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FOXM1和PD-L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FOXM1和PD-L1表达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表明,胃癌组织FOXM1和PD-L1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39.47%)均低于阴性表达(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FOXM1阳性表达和PD-L1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FOXM1和PD-L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海岳东 王琦 郑俊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21-42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6
摘要 ( 83 )   PDF(880KB) ( 14 )   PDF(mobile)(879KB) ( 1 )  
目的 探究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感染病人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腹部创伤未发生感染的病人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SDF-1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MMP-9、SDF-1与SIRS评分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MMP-9、SDF-1对腹部创伤感染病人的诊断价值。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腹部创伤感染病人治疗前后血清MMP-9、SDF-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部创伤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 病例组病人血清MMP-9、SDF-1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合并糖尿病、创伤类型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MMP-9水平分别与SIRS评分、CRP、WBC、TNF-α呈正相关性(r=0.505、0.471、0.423、0.416,P<0.05);血清SDF-1水平分别与SIRS评分、CRP、WBC、TNF-α也呈正相关性(r=0.469、0.439、0.518、0.469,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MP-9、SDF-1预测腹部创伤发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95%CI:0.799~0.902)、0.806(95%CI:0.746~0.866),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4(95%CI:0.876~0.951),高于MMP-9、SDF-1单独检测(Z=1.987、2.97,P<0.05)。治疗后血清MMP-9、SDF-1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创伤类型、血清MMP-9、SDF-1水平是腹部创伤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MMP-9、SDF-1水平升高,二者可能参与腹部创伤感染的发生发展,对腹部创伤感染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危重多发伤胃肠破裂急诊修复术后不良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沈辉 云天奇 代伟宏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25-42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7
摘要 ( 105 )   PDF(913KB) ( 172 )   PDF(mobile)(912KB) ( 3 )  
目的 探讨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急诊修复术后不良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收治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病人183例,均采取对症及修复手术方案治疗,院内随访30天,记录预后情况,死亡为主要终点,收集病人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检验模型的区分度,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绘制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随访30天后,其中死亡28例,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入院时加重38例,预后不良率为26.78%,然后分为预后不良组(49例)及预后良好组(13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休克、高D-二聚体、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修复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此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修复术后发生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精准性与区分性,ROC曲线下面积为 0.986; H-L偏差度检验结果为0.984。结论 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休克、高D-二聚体、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修复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风险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精准性较高,在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疗效分析
卢精华 刘启学 吴春艳 苏玉光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29-43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8
摘要 ( 97 )   PDF(730KB) ( 14 )   PDF(mobile)(729KB) ( 1 )  
目的 探讨直肠上动脉(SRA)栓塞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及疼痛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医并确诊为Ⅱ~Ⅲ期内痔病人共84例,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PPH组及SRA栓塞组,每组均42例。PPH组应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式干预治疗,SRA栓塞组应用SRA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围术期各项指标、肛门症状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内痔复发情况。结果 SRA栓塞组和PPH组术后12个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6.19%,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4.26)分钟和(43.16±9.37)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89)天和 (8.25±2.67)天,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7.36±2.23)天和(17.83±4.04)天,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3±2.38)ml 和 (16.22±3.11)ml,手术费用分别为(14327.36±892.23)元和(2762.83±524.04)元,术后12个月术后肛门失禁分别为(0.45±0.02)分 和 (0.60±0.09)分、肛门疼痛分别为(3.04±0.14)分和(5.15±1.68)分、肛门出血分别为(0.43±0.08)分和(0.61±0.19)分、肛缘水肿分别为(0.29±0.09)分和(0.52±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SRA栓塞术组和PPH组直肠静息压(RRP)分别为(2.41±0.35)kPa和(2.95±0.29)kPa,肛管静息压(ARP)分别为(13.14±1.51)kPa和(14.67±1.59)kPa,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分别为(14.22±0.28)kPa和(13.35±0.23)kPa,术后12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76%和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接受12个月随访,SRA栓塞术组有13例内痔复发;PPH组有10例内痔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A栓塞治疗Ⅱ~Ⅲ期内痔病人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对促进病人快速恢复、改善疼痛度等症状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氟烷调控miR-96-5p/SIK1轴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许代园 郗磊 姜祯珍 陈媛媛 王佩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33-43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9
摘要 ( 78 )   PDF(1337KB) ( 19 )   PDF(mobile)(1336KB) ( 2 )  
目的 探讨七氟烷调控微小RNA(miR)-96-5p/盐诱导激酶1(SIK1)轴表达对胃癌(GC)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0、1%、2%、3%、4%、5% v/v浓度的七氟烷处理GC细胞SGC7901细胞,CCK-8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将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七氟烷组(3% v/v七氟烷干预)、七氟烷+miR-NC组(转染miR-NC后再以3% v/v浓度的七氟烷干预48小时)、七氟烷+miR-96-5p mimics组(转染miR-96-5p mimics后,以3% v/v浓度的七氟烷干预48小时),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96-5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盐诱导激酶1(SIK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96-5p和SIK1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0浓度组相比,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1%、2%、3%、4%、5% v/v浓度七氟烷处理下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增加(P<0.05),选取3% v/v浓度七氟烷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七氟烷组细胞miR-96-5p表达水平、迁移、侵袭以及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和SI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激活miR-96-5p表达减弱了七氟烷对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miR-96-5p可靶向调节SIK1表达。结论 七氟烷可能通过下调miR-96-5p、上调SIK1抑制GC 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上肢皮下及肌肉间细粒棘球蚴病一例
丛赟 丛培馥 李国煜 王丹妮 邵英梅 吐尔干艾力·阿吉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53-35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6
摘要 ( 126 )   PDF(836KB) ( 154 )   PDF(mobile)(835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肾上腺肾母细胞瘤一例
王世丽 彭金普 吴谋东 王蔚 朱国华 张著学 安妮妮 马洪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62-36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09
摘要 ( 99 )   PDF(925KB) ( 213 )   PDF(mobile)(924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梗阻行肠切除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一例
贺婷婷 国瑀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71-37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2
摘要 ( 122 )   PDF(798KB) ( 186 )   PDF(mobile)(797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复肾重度肾积水伴同侧肾盂癌一例
李友健 俞高旭 张仁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84-38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6
摘要 ( 106 )   PDF(805KB) ( 168 )   PDF(mobile)(804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一例
吴叶凡 张皓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90-39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18
摘要 ( 69 )   PDF(1054KB) ( 162 )   PDF(mobile)(1053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位阴囊一例
刘波 姚启盛 陈从波 王黎 黄力 李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399-40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21
摘要 ( 95 )   PDF(698KB) ( 180 )   PDF(mobile)(697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疗进展
杜龙宇 薛航 曹发奇 周武 米博斌 刘梦非 胡益强 刘国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38-44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30
摘要 ( 151 )   PDF(735KB) ( 202 )   PDF(mobile)(735KB) ( 6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骨折,对病人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疗进展。在诊断方面,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虽然X线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但MRI具有更高的识别灵敏度,新型MRI技术有望提高OVCFs的诊断准确度。治疗方面,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是常用的方法。除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等传统微创技术外,基于支架类植入物的椎体成形术和机器人辅助椎体成形术等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共识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4):  442-44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31
摘要 ( 418 )   PDF(764KB) ( 701 )   PDF(mobile)(763KB) ( 56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即可发生,表现为疼痛、畸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骨水泥强化、合理骨植入及抗拔出内固定是骨修复治疗重要组成。不同类型骨水泥材料和新型椎体强化技术为伤椎骨修复提供更多选择。本共识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参照文献检索结果及专家调研意见,对常用椎体骨修复材料、椎体骨修复策略以及椎体骨修复术后注意事项等临床中常见争议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并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临床规范化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