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二维码
目录列表
2024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20
上一期   
目次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13-224. 
摘要 ( 68 )   PDF(508KB) ( 239 )   PDF(mobile)(508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热点问题及治疗进展
吴若愚 汤康敏 宋奇翔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13-11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1
摘要 ( 139 )   PDF(1185KB) ( 279 )   PDF(mobile)(1185KB) ( 19 )  
膀胱过度活动症;药物治疗;微创及手术治疗;中医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前沿及进展
薛波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18-12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2
摘要 ( 330 )   PDF(423KB) ( 196 )   PDF(mobile)(423KB) ( 16 )  
前列腺增生;下尿路刺激症状;微创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剜除术;前列腺汽化术;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临时置入式镍钛装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性尿失禁的预防与治疗
温立洁 杨玻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22-12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3
摘要 ( 136 )   PDF(414KB) ( 98 )   PDF(mobile)(414KB) ( 7 )  
男性尿失禁;人工尿道括约肌;男性尿道吊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探索与治疗进展
江海红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26-13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4
摘要 ( 160 )   PDF(1425KB) ( 195 )   PDF(mobile)(1425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绝经后女性盆底及下尿路症状的研究进展
张正望 郑吉琼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31-13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5
摘要 ( 124 )   PDF(1082KB) ( 187 )   PDF(mobile)(1082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程朗晴 袁晓奕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6
摘要 ( 243 )   PDF(1101KB) ( 318 )   PDF(mobile)(1101KB)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江新哲 余勇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40-14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7
摘要 ( 144 )   PDF(742KB) ( 183 )   PDF(mobile)(742KB) ( 7 )  
目的 研究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116例,合并肾功能指标异常者23例(血肌酐>500mmol/L)。术前行泌尿系CT或超声等检查明确肾积水。依据术前血常规中血小板的数量分为研究组(血小板<50×109/L)和对照组(血小板≥50×109/L)。两组病人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肾造瘘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大出血、休克、副损伤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术前发热时间为(6.9±2.2)天、血小板计数为(35±10.2)×109/L、术前降钙素原(PCT)为(36±6.2)ng/ml、血肌酐升高占比30%,对照组分别为(4.2±2.0)天、(115±58.9)×109/L、(20±2.6)ng/ml和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PCT恢复时间分别为(6.9±2.8)天、(4.8±1.5)天;体温正常恢复时间分别为(36.2±3.5)小时、(28.5±2.3)小时;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分别为(5.3±1.2)天、(3.2±2.5)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6.0±2.3)天、(3.5±2.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副损伤、大出血、休克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造瘘治疗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有效、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短段尿道狭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张剑飞 沈鹤 邱建宏 赵新鸿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44-14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8
摘要 ( 107 )   PDF(742KB) ( 22 )   PDF(mobile)(742KB) ( 6 )  
目的 探讨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短段尿道狭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男性短段尿道狭窄病人125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微创组)和尿道端端吻合术(开放组)。进一步根据尿道狭窄长度的不同,将微创组分为微创一组(狭窄段长度≤1cm)和微创二组(狭窄段长度1~2cm),开放一组(狭窄段长度≤1cm)和开放二组(狭窄段长度1~2cm)。比较4组之间的手术成功率。结果 微创一组与开放一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8.57%和93.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二组与开放二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7.86%和90.91%,微创二组手术成功率低于开放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一组与微创二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8.57%和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一组与开放二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10%和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狭窄段长度≤1cm尿道狭窄,因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率相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因此首选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微创治疗。对于1~2cm尿道狭窄,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开放手术成功率更高,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尿外泌体miR-29c对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王志刚 董青川 孙羿 段万里 管振锋 潘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48-15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09
摘要 ( 119 )   PDF(1843KB) ( 241 )   PDF(mobile)(1843KB) ( 15 )  
目的 探讨尿外泌体微小RNA(miR)-29c对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22年3月,从我院泌尿外科选取152例BUC病人作为验证集。另外,从我院体检中心选择了126例非癌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外泌体miR-29c表达水平。结果 验证集BUC病人尿外泌体miR-29c水平低于非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外泌体miR-17-5p水平和miR-590-5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尿外泌体miR-29c水平诊断BU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95%CI:0.953~0.986),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90.2%。亚型分析中,非器官局限性BUC病人尿外泌体miR-29c水平较器官局限性BUC病人进一步降低(P=0.009)。预后分析中,尿外泌体miR-29c高表达组病人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更长(P<0.05)。结论 尿外泌体miR-29c低水平是BUC病人不利的预后因子,有希望作为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BUC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血清钙素原、正五聚蛋白3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及其预测早期感染的价值
李妍 肖建明 杨建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53-15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0
摘要 ( 109 )   PDF(973KB) ( 15 )   PDF(mobile)(973KB) ( 5 )  
目的 分析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及其预测早期感染的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206例,依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未感染组(17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水平;观察术后1天、3天各血清指标单一、联合检测对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水平分别为(2.42±0.39)μg/L、(3.74±0.53)μg/L,(2.07±0.66)μg/L、(3.06±0.75)μg/L,(18.35±2.74)μg/L、(26.09±4.16)μg/L,均高于未感染组的(1.71±0.35)μg/L、(2.29±0.36)μg/L,(1.48±0.52)μg/L、(1.73±0.59)μg/L,(13.04±2.26)μg/L、(15.75±2.83)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术后3天血清PCT、PTX3、HMGB-1联合检测预测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为0.9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患儿术后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中重度感染患儿术后1天、3天血清PCT、PTX3、HMGB-1水平分别为(2.63±0.34)μg/L、(4.12±0.56)μg/L、(2.31±0.69)μg/L、(3.39±0.81)μg/L、(19.86±2.91)μg/L、(28.84±4.40)μg/L,均高于轻度感染患儿的(2.11±0.28)μg/L、(3.19±0.49)μg/L、(1.72±0.60)μg/L、(2.58±0.73)μg/L、(16.15±2.39)μg/L、(22.09±3.9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结论 开放性胃肠手术患儿术后血清PCT、PTX3、HMGB-1表达显著增高,且其表达与术后早期感染及感染病情程度有关,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恶性肿瘤次原发食管癌的生存预后分析:基于人群的分析
赵添豪 赵纯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58-16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1
摘要 ( 103 )   PDF(1620KB) ( 18 )   PDF(mobile)(1620KB) ( 4 )  
目的  探讨次原发食管癌(SPE)易发因素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0~2019年病理诊断明确食管癌病人,并从中筛选出以其他恶性肿瘤为首发,食管癌为次原发(secondary primary esophageal cancer-SPE)的病人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多原发恶性肿瘤伴食管癌病人13520例,经筛选后SPE病人8308例。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学结果、SEER肿瘤侵犯程度及区域淋巴结的采取情况是影响发生SPE的独立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确诊年限、种族、肿瘤分化程度、SEER肿瘤侵犯程度、手术、化疗、放疗及三联疗法均为影响S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确诊年限、种族、肿瘤分化程度、SEER肿瘤侵犯程度、手术、化疗、放疗及三联疗法是SPE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可能是治疗的有效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苏政军 黄珊珊 陈万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64-16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2
摘要 ( 90 )   PDF(870KB) ( 26 )   PDF(mobile)(870KB) ( 5 )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FCN3)、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我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73例NSCLC病人为研究组;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FCN3、CTHRC1水平;Pearson法分析NSCLC病人血清FCN3、CTHRC1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CN3、CTHRC1水平对NSCLC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FCN3、CTHRC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CN3、CTHRC1水平与NSCLC病人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arson分析显示,NSCLC病人血清FCN3、CTHRC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58,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CN3、CTHRC1表达增高是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FCN3、CTHRC1水平诊断NSCLC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10,二者联合诊断NSCLC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优于血清FCN3、CTHRC1各自单独诊断。结论 NSCLC病人血清FCN3和CTHRC1水平升高,且与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是NSCLC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NSCLC发生更具诊断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托啡诺调节CCL2-CCR2轴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江帆 谢柯祺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68-17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3
摘要 ( 72 )   PDF(1537KB) ( 49 )   PDF(mobile)(1537KB) ( 4 )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其对CCL2-CCR2轴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0~400-ng/ml梯度浓度布托啡诺处理人食管癌KYSE3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将KYSE30细胞分为对照组、布托啡诺L组、布托啡诺M组、布托啡诺H组和布托啡诺H+CCL2组,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法检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技术验证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蛋白表达。结果 50ng/ml、100ng/ml、200ng/ml、400ng/ml浓度布托啡诺能显著抑制KYSE30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布托啡诺L、M、H组和布托啡诺H+CCL2组KYSE3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CCL2、CC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托啡诺H组相比,布托啡诺H+CCL2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CCL2、CC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能够显著抑制食管癌KYSE3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CCL2-CCR2轴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纯表面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影响 
张雄 杨康 高绪照 杨芳春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73-17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4
摘要 ( 70 )   PDF(787KB) ( 196 )   PDF(mobile)(787KB) ( 3 )  
目的  探讨单纯表面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因胰胆管疾病行ERCP病人400例,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和静脉全身麻醉组,每组各200例。记录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小时、24小时静脉血清胰淀粉酶水平及腹部症状体征,观察两组病人术后3小时、24小时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和术后胰腺炎的情况。结果 单纯表面麻醉组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为7.5%,静脉全身麻醉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小时静脉全身麻醉组血清胰淀粉酶水平为(198±216)U/L,单纯表面麻醉组为(379±327)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静脉全身麻醉组血清胰淀粉酶水平为(129±98)U/L,单纯表面麻醉组为(187±156)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小时静脉全身麻醉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5.5%,单纯表面麻醉组为34.5%,术后24小时静脉全身麻醉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为5.5%,单纯表面麻醉组为19.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全身麻醉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胰淀粉酶水平,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熊坚威 李强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76-18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5
摘要 ( 89 )   PDF(1057KB) ( 249 )   PDF(mobile)(1057KB) ( 2 )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癌病人预后动态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蒋智洋 灿海乐 汤雅芬 李晓刚 廖晓锋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82-18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6
摘要 ( 87 )   PDF(1860KB) ( 180 )   PDF(mobile)(1860KB) ( 10 )  
目的 构建一种列线图来预测胆囊癌(GBC)病人的预后。方法 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GBC病人的临床病理数据,采用Cox回归分析GB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T分期、M分期、组织学分级、放疗、手术、肿瘤直径为GBC病人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集中,C指数为0.735(95%CI=0.721~0.749),1、3,5年的AUC值分别为0.821、0.820和0.833。在验证集中,C指数为0.733(95%CI=0.711~0.755),1、3,5年的AUC值分别为0.816、0.807和0.827。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度较高。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比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构建的GBC病人预后动态列线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Ⅱ(T4)期、Ⅲ期结肠癌的疗效分析
王少怡 聂凯 李冉冉 陈达丰 薛小军 叶磊 刘建平 周松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88-19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7
摘要 ( 107 )   PDF(1860KB) ( 33 )   PDF(mobile)(1860KB) ( 6 )  
目的 评价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Ⅱ期、Ⅲ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临床Ⅱ(T4)期、Ⅲ期结肠癌病人50例,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根据病人是否接受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组(NACT)和辅助化疗(ACT)组。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住院费用、肿瘤标志物转阴率、肿瘤缓解率、肿瘤降期率、化疗后肿瘤反应等级、术后无病生存曲线、总生存曲线。结果 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化疗不良反应、术后CEA、CA19-9转阴率、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优于A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FS、OS生存曲线上,随着时间的延长,NACT生存曲线下降的幅度小于ACT组。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Ⅱ(T4)期、Ⅲ期结肠癌,安全、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两点一线为解剖标志的胃底体一体化游离方式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屈兵 李盛波 彭志洋 罗建飞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92-19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8
摘要 ( 57 )   PDF(945KB) ( 220 )   PDF(mobile)(945KB) ( 8 )  
目的 探讨基于膜解剖指导下的胃左系膜、胃后系膜、胰腺系膜三三交汇处TJ点至左侧膈肌脚内侧缘顶点“两点一线”为解剖标志的胃底体一体化游离方式(two points and one line model,TPOL模型)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我院 2019年1月~ 2022年1月收治的肥胖病或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病人135例,均行LSG治疗。根据胃底体游离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采用TPOL模型LSG手术。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LSG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胃底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胃漏、出血、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LSG手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6.13±10.56)分钟和(62.45±12.74)分钟,胃底游离时间分别为(6.34±4.16)分钟和(12.58±6.37)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3.84±0.42)天和(4.06±0.69)天,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87±1.28)ml和(15.56±3.39)ml,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5例(7.35%)和13例(1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多余体重减少以及术后出血、胃漏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膜解剖指导下的胃后TJ点至左侧膈肌脚内侧缘顶点“两点一线”为解剖标志的胃底体一体化游离方式(TPOL模型)LSG术可高效、安全、完整游离胃底,对LSG的胃底规范化游离具有临床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
李阳 刘涛 曾立鹏 胡元祥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96-19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19
摘要 ( 64 )   PDF(727KB) ( 11 )   PDF(mobile)(727KB) ( 3 )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SG)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12月~2022年6月我院和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院收治右半结肠癌病人1070例,均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依据是否发生术后胃瘫分为胃瘫组和无胃瘫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发生PSG的危险因素。结果 1070例病人中,发生胃瘫2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手术切除范围、手术路径与 PGS 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围手术期血糖水平高、尾侧入路+联合入路及手术切除范围大是PG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围手术期血糖水平高、尾侧入路+联合入路及手术切除范围大是PGS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miR-14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水平的变化
周岩 豆发福 周亚东 沈振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0
摘要 ( 62 )   PDF(1076KB) ( 111 )   PDF(mobile)(1076KB) ( 9 )  
目的  探讨血清miR-141对结直肠癌(CRC)的诊断价值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1年3月我院75例CRC病人(CRC组)和20例因腹股沟疝而接受计划手术病人(非癌对照组)的手术组织和血清样本,进行miRNA微阵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天时血清样本中miR-141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miRNA微阵列分析,与非癌对照组比较,CRC组病人组织和血清样本中有12种miRNAs同时表达上调,其中miR-141上调最显著。经qRT-PCR法检测,CRC组病人术前血清miR-141相对表达量高于非癌对照组[2.50(1.06,3.12)vs.0.97(0.68,1.21),Z=-5.842,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miR-141用于诊断CRC的AUC值为0.927(95%CI:0.862~0.992),当血清miR-141≥1.418时,用于区分CRC组和非癌对照组人群时的准确性为90.53%。联合检测血清miR-141可将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的临床诊断AUC值提高至0.944(95%CI:0.899~0.998)。对于CRC组病人,接受根治性切除者术后血清miR-14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术前[1.85(1.29,2.22) vs.2.55(2.07,3.18),Z=-5.416,P<0.001],对于未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者,术后血清miR-141相对表达量略低于术前[2.28(1.72,2.74)vs.2.45(2.06,2.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17,P=0.055)。CRC病人术前血清miR-141表达水平与肿瘤UICC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 血清miR-141反映了CRC病人的病理变化,有望成为无创诊断CRC的有希望的生物标记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皮桥预开窗引流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康复的影响
吴重福 肖海涛 马敏 李锋 甘圣红 吴雪雪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03-20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1
摘要 ( 71 )   PDF(728KB) ( 154 )   PDF(mobile)(728KB) ( 4 )  
目的 探讨皮桥预开窗引流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2021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我院收治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病人620例,根据病人办理入院时随机产生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04例)和对照组(31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手术和药物治疗基础上,参照统一评估标准,依据术中对肛门皮桥评估情况,大部分选择实施皮桥预开窗引流。术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量表评估病人肛门水肿和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病人肛门水肿、肛门疼痛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日均水肿评分分别为0.56分和1.2分,日均疼痛评分分别为0.6分和(1.201+0.289)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天和1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桥预开窗引流可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病人肛门水肿和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象限法评估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类型与骨质疏松性椎体新发骨折的关系
陈礼 李雪光 张栋 曹传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06-20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2
摘要 ( 74 )   PDF(1005KB) ( 11 )   PDF(mobile)(1005KB) ( 3 )  
目的 象限法评估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情况,分析骨水泥弥散分布类型与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满足条件的病人170例。根据脊柱正侧位片将伤椎分成4个象限,根据术后骨水泥在伤椎内弥散分布情况分为弥散均匀组和弥散不均组。比较两组术后再骨折发生率及再骨折类型,以及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170例病人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其中弥散均匀组90例、弥散不均组80例。发生再骨折33例,发生率为19.41%;弥散均匀组发生再骨折12例,发生率为13.33%;弥散不均组发生再骨折21例,发生率2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均匀组发生再骨折部位以邻椎骨折为主,而弥散不均型邻椎及术椎发生再骨折概率相近。弥散均匀组病人术后骨水泥泄漏发生率低于弥散不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与骨水泥弥散类型相关,通过象限法定义为骨水泥弥散不均型再骨折风险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吴淑娟 师高洋 孙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10-21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3
摘要 ( 73 )   PDF(856KB) ( 244 )   PDF(mobile)(856KB) ( 9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PENG联合LFCN阻滞,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使用次数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48小时运动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运动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阻滞即刻(T1)、阻滞30分钟(T1)(T2)、阻滞结束时(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入室时(T0)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MA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但研究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采用超声引导下PENG联合LFCN阻滞,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镇痛泵使用次数,减轻术后运动状态疼痛,减轻应激反应,且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促进病人更快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外泌体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庭 闫书山 于淇 段全红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14-21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4
摘要 ( 65 )   PDF(724KB) ( 70 )   PDF(mobile)(724KB) ( 2 )  
结直肠癌已经发生转移的病人疗效并不理想。外泌体在癌细胞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的影响也被逐渐揭示。本文对外泌体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沈华清 王东方 尹恩志 廖忆刘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16-21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5
摘要 ( 92 )   PDF(734KB) ( 230 )   PDF(mobile)(734KB) ( 5 )  
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病情复杂,难以短期治愈,可导致严重感染、截肢等。对于开放性损伤治疗,创面修复极为重要。多种新技术如新型敷料、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等近来被应用于下肢创面修复,既能改善功能预后与美观效果,又能提升创面愈合质量。本综述将总结下肢开放性损伤创面修复方式的研究进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小腿筋膜室高压综合征一例
张小春 龚冠闻 刘江 程伟 王翠众 白园珍 江志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19-22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6
摘要 ( 73 )   PDF(1247KB) ( 287 )   PDF(mobile)(1247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王振 郑建设 陈龙 朱正鹏 陈浩 曹建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21-22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7
摘要 ( 74 )   PDF(1498KB) ( 253 )   PDF(mobile)(1498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上腺皮质嗜酸性细胞腺瘤一例
张成宇 阮先国 万勇军 都正泓 张大虎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2):  223-22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028
摘要 ( 88 )   PDF(1488KB) ( 248 )   PDF(mobile)(1488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