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二维码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检索说明
  • 《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地  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5号
    邮  编: 430071
    电  话:027-87893476
    电子邮件:whlcwk@126.com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483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334/R
    邮发代号:38-184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2-20
上一期   
目次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13-225. 
摘要 ( 25 )   PDF(524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2024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前列腺癌指南更新荟萃与解读
庄义骏 许南炜 赵劲歌 曾浩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13-11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50085
摘要 ( 37 )   PDF(1050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王雪静 黄智 曾嘉宾 周楚芸 郑博文 吕世栋 魏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2018
摘要 ( 79 )   PDF(972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癌局灶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年新文 高旭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23-12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50053
摘要 ( 42 )   PDF(996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癌疫苗:临床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王柯若 于健鹏 牛远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29-13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2025
摘要 ( 47 )   PDF(978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组织血供及预后的相关性
林锦超 郁毅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34-13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55
摘要 ( 56 )   PDF(978KB) ( 21 )  
目的  探讨血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NOX2)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病人脑组织血供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50例aSAH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5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的血流速度(Vm),检测病人及健康体检者血清NOX2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OX2水平与MCA及ACAVm血流速度的相关性。随访90天,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98例)和预后不良组(5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AH病人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OX2分别为(2185.20±231.15)pg/ml、(1025.31±98.24)pg/ml,MCA的Vm分别为(64.30±8.22)cm/s、(89.16±9.14)cm/s,ACA的Vm分别为(39.20±3.04)cm/s、(51.03±9.35)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SAH病人血清NOX2水平与MCA及ACA的Vm均呈负相关(r=-0.512/-0.219,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的WBC分别为(9.96±2.76)×109/L、(8.35±2.51)×109/L,血糖水平分别为(8.16±2.05)mmol/L、(7.18±1.89)mmol/L,NOX2水平分别为(2278.30±215.26)pg/ml、(1985.36±221.34)pg/ml,改良Fisher评分分别为(3.02±0.98)分、(2.12±0.61)分,WFNS评分分别为(4.01±0.84)分、(2.16±0.72)分,急性脑积水占比分别为25.00%、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X2水平(OR=1.008)和改良Fisher评分(OR=6.329)是aSAH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OX2水平、改良Fisher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4(95%CI:0.776~0.898),0.691(95%CI:0.611~0.764)。结论 aSAH病人呈现较高血清NOX2水平,且与脑组织血供存在密切联系;血清NOX2水平和改良Fisher评分是aSAH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NOX2水平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有待作为预测aSAH病人不良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血应激障碍相关指标水平对外科性、非外科性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价值
孟青 李强 蒋丽娜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39-14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49
摘要 ( 44 )   PDF(1015KB) ( 9 )  
目的  探讨外周血应激障碍相关指标水平对外科性、非外科性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腹痛病人300例(腹痛组)。入院时检测外周血脯氨酸肽酶活性、总氧化剂状态水平(TOS)、总抗氧化状态水平(TAS)和氧化应激指数(OSI),根据病人治疗结局,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ST组,99例)、非手术治疗组(MT组,102例)和非特异性腹痛组(NSAP组,99例)。100例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手术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OS、脯氨酸肽酶水平对外科性腹痛的诊断价值。结果 (1)腹痛组病人外周血TAS水平[(36.84±10.08)μmol Trolox equiv./L比(25.51±7.34)μmol Trolox equiv./L]、OSI水平[(3.68±1.77)比(2.48±0.89)]、脯氨酸肽酶活性[(1013.58±296.84)U/L比(842.65±147.25)U/L]均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组和对照组病人外周血TOS水平[(1.10±0.22)μmol H2O2 equiv./L比(1.06±0.24)μmol H2O2 equiv./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T组的TAS水平[(41.06±9.75)μmol Trolox equiv./L比(34.81±10.50)μmol Trolox equiv./L比(26.95±6.57)μmol Trolox equiv./L]、脯氨酸肽酶活性[(1207.58±254.12)U/L比(998.65±248.96)U/L比(873.65±132.04)U/L]均显著高于MT组及NSAP组。ST组的OSI水平[(3.90±3.87)比(2.42±0.65)]显著高于N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MT组(3.85±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TOS水平(OR=1.383)和脯氨酸肽酶水平(OR=1.235)是急诊腹痛病人手术治疗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浆TOS水平及脯氨酸肽酶水平越高,病人手术治疗的风险就越高。(4)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TOS诊断外科性腹痛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52,最佳诊断值为39.65μmol H2O2 equiv./L;脯氨酸肽酶的AUC为0.664,最佳诊断值为1696.58U/L;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13,灵敏度为78.25%,特异度为59.65%。结论 急诊时,血浆脯氨酸蛋白酶活性和TOS水平对初步确定病人是否需要紧急接受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病人组织中环指跨膜蛋白2、微纤维相关蛋白2(MFAP2)、AF4/FMR2家族成员3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陈壮 赵心恺 王文君 邱珊珊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44-14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11
摘要 ( 43 )   PDF(1454KB) ( 9 )  
目的 探讨胃癌(GC)病人组织中环指跨膜蛋白2(RNFT2)、微纤维相关蛋白2(MFAP2)、AF4/FMR2家族成员3(AFF3)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手术的98例GC病人术中切除的GC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NFT2、MFAP2、AFF3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RNFT2、MFAP2、AFF3表达与GC病人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GC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GC组织中RNFT2、MFAP2蛋白的阳性率明显较高,AFF3蛋白的阳性率明显较低(P<0.05)。RNFT2、MFAP2、AFF3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RNFT2、MFAP2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分别低于RNFT2、MFAP2阴性表达病人,AFF3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高于AFF3阴性表达病人(P<0.05)。RNFT2、MFAP2、AFF3、TNM分期、分化程度是GC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GC组织中RNFT2、MFAP2显著高表达,AFF3显著低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且对GC病人预后生存情况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病例报道
食管异物致胸主动脉损伤一例
汪裕琪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48-14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153
摘要 ( 47 )   PDF(145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压力变化的研究
施申超 龚琼 常剑 张正乐 陶京 朱忠超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50-153.  DOI: 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压力变化的研究
摘要 ( 31 )   PDF(682KB) ( 12 )  
目的 研究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的压力变化情况。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7例,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进行了胆总管压力测量,术后随访8周,第2、3、4、8周经留置T管测量胆总管压力。结果 17例病人中,1例因残余胆总管结石表现为持续的高胆总管压力水平,其余16例病人术后胆总管压力(17.0 cm H2O)和第1周的胆总管压力(15.5cmH2O)与初始胆总管压力(19.7cmH2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13.5cmH2O)、第3周(12.2cmH2O)、第4周(11.1cmH2O)和第8周(10.0cmH2O)的胆总管压力与初始胆总管压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从第2周开始胆总管压力较初始压力有明显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节镜下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大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何昌隆 张韬 李光喆 薛朝亚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54-15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075
摘要 ( 41 )   PDF(1032KB) ( 24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无结缝线桥技术在大肩袖撕裂病人的中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大肩袖撕裂病人21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常规有结组(77例)和无结组(136例)。常规有结组采用关节镜下有结缝线桥技术,无结组采用关节镜下无结缝线桥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术后并发症,随访肩袖再撕裂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常规有结组和无结组SFMPQ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stant、UCLASS和ASES肩关节评分与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角度均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FMPO评分,Constant、UCLASS、ASES评分两组间比较,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结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再撕裂发生率分别为4.41%、1.47%,常规有结组分别为11.69%和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有结与无结缝线桥技术均可促进大肩袖撕裂关节功能恢复,但无结缝线桥技术在减少并发症和再撕裂率方面具有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肢骨折术前与术后病人血清纤维蛋白单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陈信 管大凡 张聪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58-16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069
摘要 ( 50 )   PDF(771KB) ( 18 )  
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病人术前与术后血清纤维蛋白单体(F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D-二聚体(DD)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病人187例,按照术后有无DVT分为DVT组(53例)和非(DVT组13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血清FM、HDL-C、Hcy、D-D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术前1天和术后1天血清FM、HDL-C、Hcy、D-D与DVT 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1天血清FM、HDL-C、Hcy、D-D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术前1天比较,两组术后1天血清FM、HDL-C、Hcy、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非DVT组比较,DVT组术后1天血清FM、HDL-C、Hcy、D-D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术前1天,血清FM、HDL-C、Hcy、D-D与DVT无相关性(P>0.05),术后1天,血清FM、HDL-C、Hcy、D-D与DVT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1天FM、HDL-C、Hcy、D-D、四者联合预测下肢骨折病人术后DVT的AUC分别为0.781、0.756、0.754、0.781、0.879,在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术后1天 FM为45.3%、100.0%,术后1天 HDL-C100.0%、49.3%,术后1天 Hcy为49.1%/100.0%,术后1天 D-D为100.0%、49.3%,四者联合为83.0%、86.6%。结论 与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未发生DVT比较,术后发生DVT血清FM、HDL-C、Hcy、D-D升高,且术前和术后血清FM、HDL-C、Hcy、D-D均具有关联性,术后1天血清FM、HDL-C、Hcy、D-D联合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发生DVT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王世辉 陈颖 张宁 刘增兵 王金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62-16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31568
摘要 ( 36 )   PDF(781KB) ( 5 )  
目的  探讨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弹性固定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病人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行传统钢板螺钉固定,试验组行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和手术相关指标。分别在术后2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并在术后6个月评估比较两组病人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5%,低于对照组的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74.5±9.2)分、(81.3±4.3)分,优良率为76.0%;试验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82.3±5.3)分、(91.2±3.8)分,优良率为93.2%,试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对照组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为12.8%,试验组为2.4%,试验组再次分离风险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用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优于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制定手术方案在Lange-Hansen分型为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病人的应用
方兵 程杰 胡光峰 章鑫 李要争 任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66-17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97
摘要 ( 38 )   PDF(969KB) ( 6 )  
目的  探讨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制定手术方案在Lange-Hansen分型为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80例,均经过影像学检查为Lange-Hansen分型中旋前外旋型Ⅲ、Ⅳ度,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按损伤应力顺序实施手术复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复位顺序实施手术复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踝关节背伸角、跖屈角、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4.80±5.12)分钟和(47.61±6.42)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81±9.02)ml 和(51.50±12.0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踝关节背伸角、跖屈角、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踝关节的背伸角度分别为(16.84±1.77)°和(15.50±1.65)°,术后3个月的跖屈角度分别为(45.64±4.10)°和(42.58±3.86)°,术后6个月的跖屈角分别为(52.38±3.03)°和(50.64±3.74)°,术后3个月的最大步行距离评分分别为(3.50±0.64)分 和(3.16±0.60)分,地面步行评分分别为(2.06±0.56)分和(1.72±0.48)分,踝关节前后活动评分分别为(4.96±1.38)分 和(4.16±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的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自主活动支撑评分、异常步态评分、术后6个月的最大步行距离评分、地面步行评分、踝关节前后活动评分、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实施手术复位治疗LangeHansen分型中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其神经因素分析
吴国龙 丁云飞 郭丙坤 王腾驰 余同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71-17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305
摘要 ( 41 )   PDF(901KB) ( 22 )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其早期神经预测因素。方法 2018年8月~202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病人400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慢性疼痛分为慢性疼痛组和非慢性疼痛组。采用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腹股沟疝术后急慢性疼痛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  37例病人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为慢性疼痛组,其余363例病人为非慢性疼痛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疼痛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术前腹股沟疼痛、术中牵拉或损伤神经、伤口感染和术后急性疼痛与非慢性疼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正则化处理,筛选出术前腹股沟疼痛、术中牵拉或损伤神经、术后急性疼痛3个是影响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腹股沟疼痛(OR=2.548,95%CI 1.150~5.647)、术中牵拉或损伤神经(OR=4.435,95%CI2.084~9.436)和术后急性疼痛(OR=2.242,95%CI1.041~4.829)是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腹股沟区疼痛、术中牵拉或损伤神经、术后急性疼痛是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识别高危人群并予以针对性措施有助于防治术后慢性疼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膀胱癌组织中微小RNA-433-3p、β微管蛋白V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杨林 韩玉刚 梁想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75-17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31739
摘要 ( 35 )   PDF(769KB) ( 8 )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微小RNA-433-3p(miR-433-3p)、β微管蛋白V(βV-tubulin,TUBB6)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病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16例,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局部复发或者远处复发转移分为复发组(43例)和未复发组(7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433-3p、TUBB6 mRN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膀胱癌病人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433-3p、TUBB6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癌组织中miR-433-3p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UBB6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433-3p水平在TNM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学分化为低分化、肿瘤浸润病人中明显降低,TUBB6 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病人血清miR-433-3p水平低于未复发组,TUBB6 mRNA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浸润、TUBB6高表达为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433-3p高表达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433-3p、TUBB6水平表达联合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明显大于单一指标预测(二者联合miR-433-3p=2.323、二者联合TUBB6=1.961,P=0.020、0.048),敏感度为95.35%,特异度为82.19%。结论  膀胱癌组织miR-433-3p、TUBB6表达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病人术后复发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ncRNA FGD5-AS1调节miR-299-5p/KDM4B轴对大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李莹莹 杜恒 王飞 曹钰 吴安定 余洁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79-18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37
摘要 ( 39 )   PDF(952KB) ( 6 )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含有5个PH结构域的反义RNA1(FGD5-AS1)调节微小RNA-299-5p(miR-299-5p)/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甲基化酶4B(KDM4B)轴对大肠癌(CR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34例CRC病人术中切除的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FGD5-AS1、miR-299-5p、KDM4B的表达;将CRC细胞HCT116分为si-NC组、si-FGD5-AS1组、si-FGD5-AS1+inhibitor-NC组、si-FGD5-AS1+miR-299-5p inhibitor组,检测各组中mRNA的水平;分别采用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FGD5-AS1与miR-299-5p、miR-299-5p与KDM4B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 CRC组织中LncRNA FGD5-AS1、KDM4B高表达,miR-299-5p低表达(P<0.05)。si-FGD5-AS1组LncRNA FGD5-AS1 mRNA、KDM4B mRNA、OD450、划痕愈合率、侵袭数、PCNA、MMP-2、MMP-9、KDM4B表达低于si-NC组,miR-299-5p mRNA表达高于si-NC组(P<0.05);与si-FGD5-AS1组、si-FGD5-AS1+inhibitor-NC组相比,si-FGD5-AS1+miR-299-5p inhibitor组miR-299-5p表达降低(P<0.05),KDM4B mRNA、OD450、划痕愈合率、侵袭数、PCNA、MMP-2、MMP-9、KDM4B表达升高(P<0.05)。LncRNA FGD5-AS1靶向负调控miR-299-5p,miR-299-5p靶向负调控KDM4B。结论 敲低LncRNA FGD5-AS1可能通过调节miR-299-5p/KDM4B信号轴,抑制CR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度痔的效果比较
陶琦 聂龙 王宜慧 王伟民 郑武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83-18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144
摘要 ( 47 )   PDF(909KB) ( 12 )  
目的  比较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Ⅲ ~Ⅳ度痔的疗效。方法 2022年9月~2023年10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病人204例,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2例。观察组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对照组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肛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痔分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1.37±5.32)ml和(26.72±14.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7天疼痛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8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优于对照组[(20.92±4.63)分和(26.77±5.03)分,P<0.05],两组术后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0.90)分和(4.68±1.41)分,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8.8%和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更简便、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倾向评分匹配法探讨肛周脓肿术中保护外括约肌的临床价值
花磊 郅重阳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87-19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316
摘要 ( 36 )   PDF(679KB) ( 5 )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术中经括约肌间沟入路,保护肛门外括约肌对病人近期及远期的疗效影响。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376例肛周脓肿病人,其中对照组298例,观察组78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获得基线资料平衡的两组病人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观察组则在术中保护肛门外括约肌。根据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评分,1年内复发率评价两组病人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匹配后,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疼痛评分别为(3.51±1.547)分、(4.33±1.8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及14天两组疼痛评分为[(5.07±1.250)分,(4.87±1.236)分] 、[(1.18±0.490)分,(1.22±0.59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1.89±2.197)天、(35.60±3.934)天,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64±2.442)天、(12.16±3.548)天,术后1月肛门功能评分分别为(3.44±1.765)、(6.00±3.3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15.6%,对照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脓肿术中保护外括约肌,在保障治愈率的前提下,可减少术中对肌肉损伤,减少术后疼痛,加速创面愈合,保护肛门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中不同浓度七氟烷结合丙泊酚方案的麻醉效果及病人免疫功能观察
许婧 乔雪 孙玉明 王博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91-195.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550
摘要 ( 38 )   PDF(702KB) ( 19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中不同浓度七氟烷结合丙泊酚方案的麻醉效果及病人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单盲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纳入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在行肝癌切除术时,对照组给予0.5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七氟烷结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给予1.0MAC七氟烷结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两组术后均观察3天。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拔管即刻、拔管后15分钟、拔管后30分钟的镇静情况、苏醒质量,术前、术后1、3天的认知功能,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即刻、术毕时的生命体征,术前、术后1天的免疫功能及观察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拔管、自主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苏醒时间分别为(11.25±1.69)分钟、(9.76±1.34)分钟、(69.23±3.35)分钟、(10.13±1.43)分钟,对照组分别为(14.57±2.28)分钟、(13.55±2.76)分钟、(73.44±4.52)分钟、(14.26±2.25)分钟,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的Ramsay镇静评分为(4.16±0.22)分,对照组为(3.21±0.10)分;观察组拔管即刻、拔管后15分钟的苏醒室标准(Aldrete)评分分别为(9.56±0.12)分、(9.77±0.20)分,对照组分别为(9.02±0.13)分、(9.05±0.17)分;观察组术后1 天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为(26.23±1.12)分,对照组为(25.17±0.98)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术毕时的心率(HR)分别为(73.08±4.10)次/分钟、(75.27±6.03)次/分钟,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81.56±4.49)mmHg、(86.07±5.48)mmHg,对照组HR分别为(75.47±5.78)次/min、(77.91±6.79)次/min,MAP分别为(85.2±5.08)mmHg、(88.25±6.01)mmHg,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的全血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4+/CD8+分别为(35.62±5.54)%、(50.09±3.32)%、(1.42±0.25),对照组分别为(24.12±4.09)%、(43.17±4.20)%、(1.20±0.19),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CD8+为(26.55±3.02)%,对照组为(28.71±4.4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观察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0.5MAC七氟烷结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相比,1.0 MAC七氟烷结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并可提高病人苏醒质量,改善认知功能,促进术后恢复,麻醉效果较好,但其不良反应较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目标导向输液在老年腰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胡吉 查本俊 黄凤英 张海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196-199. 
摘要 ( 34 )   PDF(717KB) ( 4 )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目标导向输液在老年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1月~12月择期全身麻醉俯卧位腰椎手术老年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SVV指导目标导向输液组(SVV组)和常规输液组(常规组),每组各40例。记录两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入室时(T1)、切皮前(T2)、俯卧位后1小时(T3)和术毕(T4)时的MAP、HR、血乳酸浓度(Lac)、碱剩余值(BE)以及PaO2,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进行肺部超声检查,计算B线评分及术后24小时内心功能不全、恶心呕吐、谵妄发生和住院时间。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SVV组术中输液量[(1123±532)ml]、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15.0%)、术后各时点B线评分[(1.55±1.32)分,(1.22±0.94)分,(1.01±0.93)分,(1.07±0.90)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在T2~T4时[(67±8,71±11,73±12)次/分]、PaO2在T3、T4时[(438±41,423±44)mmHg]均升高,Lac和BE值在T2~T4时[(0.3±0.5),(1.4±0.5),(1.4±0.3)mmol/L;(0.3±0.6,0.3±1.0,0.3±1.1)]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心功能不全、恶心呕吐、谵妄和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腰椎手术采用SVV指导目标导向输液有利于循环稳定和组织灌注,减少肺水的产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前列腺癌外科手术技术进展
李金桥 王保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00-20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50064
摘要 ( 47 )   PDF(698KB) ( 7 )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提高PCa早期检出率和优化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在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PCa的金标准,主要包括经直肠、经会阴穿刺以及基于多影像引导的融合靶向穿刺技术。手术治疗是治疗PCa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是治疗局限性PCa的金标准。本文对近年来PCa外科手术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癌临床药物研究现状与发展
李先缪 依日夏提江·阿米尔 吴焕磊 胡嘏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04-207.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1929
摘要 ( 63 )   PDF(706KB) ( 5 )  
前列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也是欧美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于复发或者转移性前列腺癌,目前公认的治疗基石是雄激素剥夺疗法。几乎所有病人最终难以避免地进展至不可治愈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阶段。尽管在过去的20年间,多种新药的获批提高了晚期前列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但寻找新的策略来克服耐药性产生并进一步提高生存时间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综述基于已发表或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重点概述前列腺癌药物治疗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以及正在积极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型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化学烧伤后消化道重建吻合位置的选择
聂志浩 范青禄 华清泉 黄杰 谢颂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08-209.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220
摘要 ( 42 )   PDF(658KB) ( 4 )  
食管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是常见且复杂的临床问题;依据Zargar分级标准,Ⅲ度烧伤病人中约90%、Ⅱ度烧伤病人中15%~30%会发展为食管或幽门狭窄。根据食管狭窄状况制订个性化治疗策略尤为重要。本文聚焦于食管化学烧伤后食管重建时吻合口位置的选择,并总结了围术期间术前评估以及手术时机。总体而言,食管化学烧伤后食管瘢痕狭窄的治疗策略强调个性化治疗,应充分考虑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并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袁浩 滕靖琰 张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10-212.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36
摘要 ( 49 )   PDF(683KB) ( 15 )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在我国大多数确诊病人为中晚期,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探索创新,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逐渐完善。免疫治疗是近年来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方式,如何更好利用其在新辅助治疗中为EC创造更好的预后值得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泌体在运动医学软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艾麦提·艾力 王志勇 黄继锋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13-216.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21
摘要 ( 37 )   PDF(695KB) ( 3 )  
运动医学通常与软组织损伤相关,肌腱和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占所有损伤的30%~40%。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逃逸吞噬、实现长期循环的能力,还可以作为生物材料的药物载体。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进行无细胞治疗是目前运动医学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外泌体在软组织再生中的来源,重点阐述了外泌体在软组织损伤中的生物学机制以及与生物材料结合相关的诊疗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
27例血管内治疗出血性周围型脑动脉瘤分析
胡胜利 赵亮 鲁军体 黄宽明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17-218.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2009
摘要 ( 36 )   PDF(653KB) ( 3 )  
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分叉处和大分支动脉瘤称为主干型动脉瘤;少数动脉瘤发生在Willis 环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远端或末梢,称为周围型动脉瘤。周围型动脉瘤发病率低,治疗方法与主干型动脉瘤明显不同,关于周围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文献也较少。近3年我院采用血管内手术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2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病例报道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膀胱憩室疝一例
自翔宇 曹渊卿 张鸿坤 李院江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19-22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31591
摘要 ( 39 )   PDF(972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PH术后直肠囊肿一例分析
唐瑜 杨欢 张三军 黄成钢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20-221.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132
摘要 ( 38 )   PDF(923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术后气管损伤非手术治疗一例
刘梓涛 陈梦荷 彭湃 胡超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22-223.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110
摘要 ( 36 )   PDF(783KB) ( 4 )   PDF(mobile)(783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性脑梗死误诊为脑肿瘤一例
赵全堂 郭鹏航 高宇 毛俊翔 周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25,33 (2):  223-224.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575
摘要 ( 38 )   PDF(650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