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族6-样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
仇睿 刘阳 马波 吕志平 马云帆
临床外科杂志. 2025 (3):
266-270.
DOI: 10.3969/j.issn.1005-6483.20240406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族6-样(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6-like,ERCC6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特点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2016年9月~2019年收治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至少5cm远的非肿瘤组织)1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ERCC6L蛋白在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ERCC6L高、低表达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估ERCC6L表达与NSCLC病人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 IHC染色在42.4%(61/144)的NSCLC组织中检测到ERCC6L高表达,高于癌旁组织(37.7,%,37/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9,P<0.05)。ERCC6L高表达在低分化癌(χ2=38.660,P<0.001)、T2/T3期(χ2=6.528,P=0.011)和TNM Ⅲ期肿瘤(χ2=12.522,P<0.05)中更为常见,且淋巴结转移(χ2=5.802,P<0.05)、淋巴血管侵犯(χ2=29.899,P<0.05)与胸膜侵犯(χ2=7.942,P<0.05)较低表达者更为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与低表达组比较,ERCC6L高表达病人的OS明显更短,5年OS率分别为44.8%和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919,P<0.05)。单、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ERCC6L高表达(HR=2.106,95%CI=1.087~4.079,P<0.05)是NSCL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CC6L在NSCLC中的高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特征密切相关,或许是NSCLC病人一项有价值的预后分子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